高等教育论文_高校学生干部的行为偏差及治理策

2022/03/07
文章目录

一、高校学生干部行为偏差的自我画像

(一)滥用身份符号:角色偏差充当老师“代言人”

(二)过度强化身份符号:学生群体中的权威循环弱化

(三)自塑身份符号:追逐实现“自我满足感”

二、高校学生干部行为偏差的典型特征

(一)行为偏差的目的主要表现为非物质性的追求

(二)行为偏差的方式表现方式较为直白且多样

(三)行为偏差缺乏直接的追责制度

三、高校学生干部行为偏差的生成机理

(一)行为偏差的内因:为师生“办实事”的服务理念不到位

(二)行为偏差的演变:“老师的指导缺位”带来角色认知偏差

(三)行为偏差的生成:社会互构视角下学生干部的行为偏差

四、高校学生干部行为偏差的治理策略

(一)自身建设:坚持为同学服务的理念,增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自觉性

(二)制度环境:引入“抽屉式”制度管理,增强高校学生干部的权责意识

(三)社会环境:重视“社会互构”的共变关系,增强高校学生干部的主体性

文章摘要:高校学生干部对大学生群体具有榜样示范作用,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大学生群体,尤其是帮助学生干部树立"为同学服务"的信念显得格外重要。在社会互构论视角下分析高校学生干部行为偏差及其生成机理,思考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正确行为逻辑的培养路径,以期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型塑,更好地激发和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"榜样力量"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作者:易招娣 张玉林 

作者单位:温州大学法学院 

论文DOI:10.13585/j.cnki.gxfdyxk.2022.01.004

论文分类号:G641

上一篇:中国共产党论文_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
下一篇:中国共产党论文_中国特色地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

Top